学院首页

我院周立教授和陈卫平副教授联合举办国家自科基金开题论证会

2013-11-15

2013年11月13日下午14:00,由我院周立教授和陈卫平副教授主持的“食物体系与社会信任”国家自科基金开题论证会在明德主楼931会议室召开。会议特别邀请到了该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参与,包括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冯仕政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和小毛驴市民农园及分享收获CSA创始人石嫣博士、KOK体育全站彭亚拉副教授、KOK体育全站董筱丹博士。

周立教授首先汇报了《食品安全威胁下的一家两制与社会自我保护》的课题内容,该课题基于"一家两制"调查,进行食品安全威胁下的社会自我保护,以及社会农业、食物主权、替代市场这三个关键解决方案的应用基础研究。会议上就“一家两制”现象的确证提升、研究适用的理论和方法、未来食物体系的拓展空间进行了跨学科的探讨。

与会的各位专家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出了见解。叶敬忠教授考虑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家两制”行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对接,并提出“一家两制”行为不仅存在于生产环节,在贮藏、运输等环节也存在此现象,该状况与目前农村的大规模土地流转也有关联,在理论上,德国贝克的《世界风险社会》可以与闫云翔的“无公德的个人”概念对话。蒋高明教授认为 “一家两制”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种地赔钱,未来的食物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更要结合中国本土国情,或许可以在就地村镇化的基础上开展。冯仕政教授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认为要对农民的行为逻辑有清晰的认识,“一家两制”中“家”的定义的界定,是依据经济上的联系,还是心理认同,或者依照户籍,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彭亚拉老师提出要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家两制”现象进行区分,如果消费者的选择能够改变耕作方式,那么替代市场将会有大发展,但究竟如何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究。董筱丹老师就“一农两制”和“总地租”概念的扩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接着,陈卫平副教授介绍了《社区支持农业消费者食品信任发展的纵向研究》的课题内容,课题分别从生产者视角和消费者视角研究社区支持农业的信任体系如何构建,生产者通过何种机制建立初始信任,又采用什么策略维持持续信任,并对消费者进行实证调研,用数据检验以上两个问题。陈老师希望就社区支持农业中“社区”和“支持”的定义、影响消费者食品信任的形成和发展的其他因素、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切入点等问题进行探讨。

叶敬忠教授认为,“信任”是人类最初始的概念,CSA模式找回了农业的多功能性,重拾信任;“社区”概念是否仅指城市社区?或者应有拓展的可能;信任与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有关,小农和公司作为不同的生产主体,信任机制也是不同的。蒋高明教授认为,CSA农场“赔钱还要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翻本”,农业投资回收周期比较长。

冯仕政教授认为信任是立信方和受信方的互动,重建社区形态,需要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功能联合与依赖”,注重培养共同的价值取向。石嫣博士认为,英文中的“CSA”中间的S,是supported,强调了城乡双方的相互支持,但中文翻译却无此语境;信任度降低是因为信任的传递性、信息的透明化不够,CSA只是作为主流食品消费的“备胎”,农场“赔钱还要做”的原因是因为“信仰”。彭亚拉老师提出信任要考虑到食品本身的特性,获取安全食品是CSA的初衷。周立教授建议可以对社区进行分级,并关注食品产业链与信任链的重合;很多情况下,会员退出并非“信任链”的断裂,而是走出一个“信任半径”,进入了另外一个“信任半径”,只是信任的转移。在“信任半径”的中层概念基础上,可以考虑“信任共同体”的重建。从而实现替代信任机制支持替代食品体系,带来替代市场的生长。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