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第三届地方治理与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2018-02-27

12月22日,由我院刘金龙教授组织,人民大学国发院农业发展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办,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丰台区卢沟桥乡党委共同协办的第三届地方治理与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931会议室顺利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农发学院院长唐忠教授,农发学院刘金龙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魏娜教授,香港大学邓宝善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黄小慧博士,卢沟桥乡党委组织部部长周金刚同志出席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题为中国城郊转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会议开幕式刘金龙教授主持。刘教授谈到,此次研讨会的意义与目的在于指向为引导应用科学研究理解当下中国的发展进程,聚焦城乡地区这一集聚城、乡发展特色与问题的典型区域,在这里可以触及中国发展的脉动。中国的城乡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单讨论农村没有意义,单讨论城市没有意义,必须把两个结合起来,把城乡关系真正建立在经济,社会与经济意义。另外,对于基层与制度创新这样的应用科学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研究一些实事求是的,有价值的,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研究,我们的很多论文自己越读越糊涂,根本没有办法理解与直面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作为研究中国城乡问题的排头兵,应该踏踏实实,直面中国当下面临的重大的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问题。

blob.png

刘金龙教授主持开幕式

接下来KOK体育全站院长唐忠教授为研讨会致辞,他指出发展问题是转型问题,是结构调整问题,城乡二元状态、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配比所带来的管理问题、资源配比问题都是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缩影,这些正是此次讨论会所关注的,从学术角度探讨引出一个理论的框架,给社会治理提出一个更好的逻辑框架、更为长远的模式是此次会议的最终指向,所以欢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人大共同探讨这一发展课题。

blob.png

唐忠院长致开幕词

blob.png

参会人员合影

在会议发言阶段,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黄小慧老师做了题为“中国城市化转向:从村庄到社区”的发言的主题发言。黄小慧老师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治理的定义。什么是治理。在西方的研究背景下,治理的核心是研究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其产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也跟它的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而我们中国的城市化产生的历史背景条件与西方不一样,是一个植根于超过两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乡村社会,在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高度的集体化之后,在政府主导的市场改革下,迈向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必须要首先弄清楚在中国的环境下,治理的内在含义与外延。接下来,黄老师介绍了关于中国的城市化的特质和本质,在基层治理与制度创新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重新解释了中国城郊地区的治理的复杂性。最后,黄老师跟与会人员分享一下其个人对案例研究在基层治理与制度创新研究的重要性,她认为案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个案例背后的故事都十分精彩,每一个个案都是丰富的,与其苦苦思量选择哪一个,不如就某一个好好研究,深入地去解剖,把来龙去脉搞清楚。黄教授认为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视角,微观的视角,基于扎实的调查的实政研究,梳理总结地方的各种各样不同的治理经验,为不同的这种经验建构一个对话的平台,探索一种更好的治理的制度和模式。

blob.png

香港理工大学黄小慧老师做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魏娜教授做了“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研究”的主题演讲。魏娜教授从自己读博士时期开始就研究社区,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界第一个研究社区的学者。首先魏娜老师指出了我国社区的复杂性,中国社区到底是什么,社区在哪里,这些基本概念目前仍然在高层领导,基层理论研究者以及实际管理者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分歧。从原有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转变中,首先需要理念的创新。第一是有限政府理念,中国的政府和西方国家不一样的,开始就是全能型政府。那么,从全能型到有限政府,标志是什么?政府权力,社会权力,市场权力,三个权力怎么去协调?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厘清的。第二是法治理念。过去的我们的很多做法是为了满足政府的绩效的与所谓的面子工程,而现在,政府权力应该受到法治限制。政府应该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服务效率也应得到民众的评价。第三是应该树立尊重基层自主,激发社会活力的理念。政府的手段往往都是硬梆梆的,如果基层治理继续按照这个思路肯定会出问题。但是在现在的基层治理中,政府一方面不想包揽所有权力,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把权力下放,应该下放到哪一级。政府和自治权力的空间边界值得我们的探索,自治组织的软法和政府的硬法应该同样对基层社会有约束力。最后,魏教授提到了应该实现尊重社区治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尊重合而不同的理念转变。民众的个体的差异和利益表达的特殊性都应该得到尊重,不同的社区的民众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基层组织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基层组织活力体现。这就带来了一个两难局面,政府如果用统一的所谓规范化来进行管理,那必然导致在基层没有活力,这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非常严肃的一个问题。

blob.png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魏娜教授做主题演讲

香港大学邓宝善教授进行了提问和探讨,并做了题为“香港乡郊城市化的治理变迁”的演讲。邓教授回顾了香港的历史,指出在过去170多年里香港从一个渔港慢慢建立起一个国际大都会。在社会治理方面,相对应从以前的一个的渔民的社会变成了现在中产的社会。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香港率采用了“招拍挂”模式,这位政府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中国也学习了这种模式并广泛应用。然而,未来香港面对土地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区政府在未来会开发更多的新开发区,但是难以再采取像以前一样的征地方式。面对这种情况,特区政府在进行着非常多的制度创新,而这些香港的城市发展经验可以为内地城市所借鉴。

blob.png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邓宝善教授

接下来,专家学者们还就城郊型社区基层治理变迁、基层治理体系转型的推动力进行了交流探讨,分享了城乡转型过程中加强基层治理的资源保障方面的研究经验。KOK体育全站仝志辉教授做了题为“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北京海淀区镇域集体经济发展”的演讲。海淀区的城郊村集体从制度设计到经济总量在全国比较得领先,情况可以归纳为“撤村不撤社,转居不转工,自展变股权,农民当股东”。通过新一轮的农村产权改革,海淀区范围内有600余家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1372亿元,在全市占到六分之一。同时,仝教授也指出了北京市城郊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首先,受制于北京首都的规范,建设用地被控制,村集体自主性的发展收到了限制;第二,各个村集体之间因为区位优势不一样,虽然整体土地附加值比较高,但是差异非常大;区位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人才资源分布不均匀,这也大大影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最后,仝老师分享了三个案例,分别是海淀区东升镇股份合作社,上庄镇农业村庄以及西北旺,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研究团队观察基层的治理机制并进行相关学术研究的成果。

blob.png

KOK体育全站仝志辉教授

KOK体育全站董筱丹副教授做了题为“租值耗散视角下的城郊村治理问题研究”的研究。董老师运用了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租值消散概念,指出如果是一个治理比较好或者集体动员能力比较强的村庄,可以有效地统筹内部的资金与劳动力的资源,不断地发展工商业,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随着产业升级,村集体的地租是上升的。但是如果一个村庄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土地的开发就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和产业升级的村庄相比,初级开发地租就是租值耗散。

接下来董老师运用城中村的案例解释了土地的租值消散。在一些村集体,村民私权过度利用反倒导致了土地的资源不可以长期地被有效地利用起来,造成了所谓的租值消散。村民在自己房屋上一层一层加盖,所有的空间达到一个最大化利用。但是整个村庄难以进一步升级。造成这些村庄无法进行城中村改造,村民的这些房屋租出去只可以获得比较简单的租金。而在村级治理相对比较的好的村社,对内部有很强的统筹能力,村庄土地利用效率比较高:工业区,商业区,还有村民居住区,对外租住是分区的。所以,随着地块不断地升值,村里的产业结构也会调整与升级,最后土地增值增长比较快,村民的福利与收入也能保持增长。

blob.png

KOK体育全站董筱丹副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卓君老师介绍了广东地区的基层党组织与村庄选举。刘老师在演讲中谈到,党组织对于村庄影响力到现在为止有增无减,制度继续得到贯彻落实,管理过程更加精细化,技术手段也更加丰富,人员管理在比较发达的村庄比不发达村庄要更为严格。但是,具体制度上面还是有一些完善的空间,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索。

blob.png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卓君老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宇飞博士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角度看绿色发展与社区治理。王宇飞博士说到,我们国家公园的社区治理的结构方式在逐渐发生转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在逐渐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也在逐渐突显,这些主要都是得益于良好的政策设计和引领,单独依靠原著民是很难找出一条合理的路径的。地方政府支持,中央的资金注入,市场化的补偿方式。绿色发展理念,可以共同造就社会治理变革的契机。

blob.pn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宇飞博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占锋副教授谈到了精准扶贫对基层治理的影响。郭老师认为精准扶贫是国家宏观调配资源的过程,也是国家权力下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重塑乡村的治理结构,改善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促进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blob.pn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占锋副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陈锋副教授基于京郊农村的实地调查,谈到了技术治理下农村低保政策的实践困境。2017年2月,全国低保人数在450万左右,投入约160多亿。低保政策通过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减少贫困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基层却出现了“政策不如取消,精准扶贫不如不扶”的声音。这种消极的情绪在基层的村干部与老百姓当中都开始蔓延。追溯其原因,首先就是低保政策本身有问题,如低保覆盖范围小,保障范围低,地区差异大等。第二是基层村干部的问题,基层干部在实际执行的时候把国家的政策给变通了,导致我们低保出现了错位。第三,低保政策对象的思想也出现了异化。原先基层民众觉得要低保没有面子,现在把低保当做额外收入继而争相要低保的思想非常严重。甚至有一些人为了低保不断地上访。陈峰老师总结,整个低保聘选以及资金落户的整个过程是非常规范的,但是低保政策实施本身其实就需要嵌入到乡村社会结构和整体性乡村治理当中,有效实施与乡村治理总目标,外部环境都是紧密相关的。

blob.png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陈锋副教授

接下来,还有卢沟乡党委组织部周金刚部长介绍了丰台区卢沟桥乡在党建与基层治理方面的经验,KOK体育全站博士后高名姿从产权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与分权,KOK体育全站罗士轩博士介绍了深圳的城中村的改造困境,KOK体育全站梁茗博士介绍了集体产权改革与城郊地区的特殊性。

最后,邓宝善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的讨论意义重大,体现了科学精神,看到了思维的碰撞,这也探索与尝试也需要更多有思想的年轻人去拼搏实现。

研讨会结束后,刘金龙教授、邓宝善教授、黄小慧老师及其他人员一行共11人来到了卢沟桥乡丰台区张仪村,实地看察了落户卢沟桥乡的人民大学科研基地,参观丰仪家园小区加装的电梯以及张仪村党群服务中心,并与张仪村党建负责人进行座谈。邓宝善教授指出,校乡合作的模式是农发院在北京乡镇探索城市化转型的首次尝试,卢沟桥地区的社区治理、撤村建居、公共空间建设等现实问题都值得开展专项研究,具有科研和理论探讨的价值,对人民大学在此开展的共建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blob.png

blob.png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