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哥廷根大学于晓华教授一行访问我院并作学术报告

2015-11-27

作为我院唐忠教授主持的校内重大课题“工业化以来主要国家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的课题组成员,我院校友、德国哥廷根大学农业经济学与农村发展系教授于晓华与他的两位博士研究生Eva Hasiner、 Dieter Köemle一行三人,在该课题经费支持下,于2015年11月18日至25日在我院访问研究一周,就课题研究情况与唐忠教授及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2015年11月23日晚,于晓华教授在明德主楼931作了题为“A century of nutrition transition in rural China”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这项研究的目的,即旨在从长期考察中国农村居民的营养演变。随后,于晓华教授就本研究所涉及的1921以来近100年的数据来源情况做了详细说明:全部数据划分为1949年以前、1949-1978年、1978年以后三个时期,其中1949年之前的数据来自“The Buck Survey”(1921-1925)、“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1933-1937)”、“满洲铁路株式会社(1937-1945)”;1949-1978年的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分别在1954, 1956, 1957, 1965的四次定点调查,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以后的数据是农业部在1978后做的定点调查数据。之后,于教授阐述了其测量中国农民营养变化的三大指标(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量)及选择这些指标的原因。最后,于教授展示了此项研究的一些重要发现:一是中国农村居民福利的改善主要是在1990年后;二是在抗战时期中国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量有大幅度下降,三是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国农村居民的卡路里消量比较稳定(大致在3000大卡左右),脂肪消费量在稳定上升,蛋白质和铁的消费量在1980年之前呈上升趋势,在1980-2000年间保持不变,从2000年之后下降。此外,于晓华教授指出在2000年后食物消费量统计方面存在很大的统计误差,主要原因是调查家庭人数和实际消费人数不匹配。这一点需要进行纠正,但总体趋势还是很清晰的。

学院副院长郑适副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副院长庞晓鹏教授,食品教研室主任王志刚教授,毛学峰副教授、朱勇老师先后对于晓华教授的报告进行了评论和讨论。

2015年11月24日晚,于晓华教授指导的两位博士研究生Eva Hasiner和Dieter Köemle在明德主楼931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分别做了题为“Meat Consumption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及“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olicy and Wild Life Population”的学术报告。

Eva Hasiner女士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120个国家近些年来蛋白质(尤其是肉类)摄入和政府治理民主程度等相关指标的分析,在二者相关性和作用原理方面的研究成果。Dieter Köemle先生以奥地利一个省的情况为例,通过对该省的农业环境政策和所选取的野生物种种群各项指标的研究阐释了农业环境政策对野生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

201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张娇同学主持了哥廷根大学两位研究生的报告会。我院院长唐忠教授和哥廷根大学于晓华教授对两位同学的报告进行了评论,我院部分硕士生、博士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