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中国人民大学2010级农业推广硕士在京集中授课

2010-07-01

六月的北京风和日丽、金风送爽、气候宜人。6月12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2010级农业推广硕士开学典礼在主教学三楼隆重举行。仪式由农发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主持,农发院温铁军院长、孔祥智书记先后致辞,并对学员学习提出希望和要求,丁守海副教授代表授课老师发言,黑龙江班罗海涛和四川班蔡诚银两位同学代表新学员做了发言,来自北京、福建、山东、四川、河南、黑龙江等地的近300名同学参加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后的9天时间里,学院为同学们安排了系统全面的集中学习,先后邀请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北京大学和我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就“三农”有关政策做了讲解。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马晓河从宏观经济层面就我国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做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他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是统筹城乡发展。他从政策和制度两个层面分析实现城乡统筹的途径。在政策层面:一是继续完善和落实现有各项农业农村政策;二是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三是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四是扩大家电和汽车下乡补贴品种范围;五是积极推行建材下乡政策。在制度层面:一是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四是进一步改革土地利用制度;五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

国家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博士就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目标和长期思路做了解读。他指出,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是保持增长6%以上,这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他还从农业内部、外部等因素分析了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原因,并提出从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农业补贴等6个方面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国务院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博士与同学们交流了中央“三农”政策的取向。他认为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贯穿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战略理念和大政方针,对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还逐一介绍每个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特色、亮点,认为七个一号文件在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指上是一脉相承而又不断递进的,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农发院院长温铁军以《中国的工业化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题做了一场生动而富于学术内涵的讲座。他从“生态文明理念与城乡统筹”、“论点与论述:回归基本常识”和“城乡统筹:三农困境的化解之道在农村”三方面入手,结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区位的不同因素,指出了世界工业化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分为三大类型。他说,与以美加澳为代表的前殖民地国家和以欧盟为代表的前殖民主义宗主国不同,中国属于原住民为主的东亚传统小农经济国家,鉴于国情的特殊性,需要用人口全覆盖的普惠制综合性合作社体系来实现社会资源资本化。同时,他针对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及食品不安全的问题提出了“在可持续的‘三农’经济基础上构建‘三农’上层建筑”的观点。他表示,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相应的土地制度调整很有必要,此外还要借鉴国际经验,实施小农经济的三产化农业。最后,温铁军教授还强调了生态安全在整个农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地位。讲座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实施办法。

农发院孔祥智书记、郑风田副院长、马九杰、陈传波等老师介绍了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设计技巧。他们分别围绕论文(含开题报告)的结构、研究过程安排与设计、问题发现与凝练、文献搜索与综述、报告写作等基本规则和调查研究方法、论文演讲答辩技能等做了详尽讲解,让同学们明晰了具体要求,掌握了有效方法。

此外,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副局长、博士生导师冯海发,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昌平,北京大学张家麟教授,农发院张利庠副院长、唐忠、曾寅初、王志刚、汪三贵、仝志辉等老师都结合实际,就“三农”工作有关问题和毕业论文写作设计做了精彩的报告。9天的集中授课选题广泛、内容丰富,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同时也彰显了学院领导、老师们的精心安排和良苦用心。此间,学院还安排同学们参观了小毛驴农场,举办了师生联欢会。小毛驴农场是人大农发院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联合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同学们通过参观,近距离地体验了她独特的生态种植模式和销售模式,感受了现代食品安全、社区支持农业、生态农业等概念。联欢会调节了同学们略显紧张的上课节奏,增进了彼此了解。

9天的集中授课已经结束,同学们收获了不少,同时也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再次来北京、来人大相聚,期待着能获得更多“三农”新知识,期待着学以致用,为我国“三农”工作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